社团民刊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假安全”难保平安(沭阳安全生产征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虚假安全”难保平安
李作昕
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错误操作。
更令人们不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战斗机完成任务,胜利归来,即将着陆的几分钟里。
但是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毋庸置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们“虚假安全”的心态是普遍存在的。诸如“没事”、“小意思”、“哪有那么巧的”等,这些不负责任的回答,可谓司空见惯。可是,事实果真如这些人说得那么轻松吗?当然不是!不然也不会频繁上演特大交通事故、矿难、爆炸、火灾等等一幕幕人间惨剧了。
其实,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深谙“虚假安全”的道理。晚唐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道:“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诗的意思是人们在通过水流湍急、暗礁遍布的水域时,由于害怕而小心谨慎,保持高度警惕,很少发生翻船事故。反而是在水流平缓,没有礁石险滩的“平流无险处”,人们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导致落水“沉沦”。
常常,安全会失真,变的“虚假”起来,“虚假”的安全让人们饱受其害。“虚假安全”在我们听来,这个词很陌生,在我们的专业术语中听说过“虚假水位”、“虚假油位”,其含意也很好理解,那么,同样,“虚假安全”也是同一个意思。
常听到有人这么说,哪次喝酒之后,开着车子都不知道怎么回到家的,醒酒之后想想都后怕,后来再也不敢这样了。是啊,我们的工作是不是也应该有点这样的“后怕”精神呢?如果每次操作或检修之后,闲下来时都想想,还有哪些做得不够的,还有哪些不安全因素是没有注意到的,我想时间一长,形成习惯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可以逐步避免的。无论你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做到“波澜不惊”、“有条不紊”,是避免“虚假安全”的首要因素。
“看似流缓无险处,水底往往有沉沦。”前车之鉴付出的代价太过惨重,带给我们的教训故能如此深刻。安全、安全,虽是老生常谈,仍要警钟常鸣!只因一时的疏忽,再也没有悔过的机会!
临近下班时分,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的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有的职工急于下班,就对手头的工作马马虎虎或简化作业,或违章蛮干,总之是不严格作业标准,这样事故隐患就会像毒蛇一样盯上来,咬住我们不放。唯有严格作业标准,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才能防范事故、杜绝隐患。
有的职工总喜欢掐点上班,一旦道路出现堵车或者交通意外,时间紧张时就急急忙忙赶路,或飞车或抢道,不遵守交通规则,出现意外甚至伤亡在所难免。解决这一问题很简单,比原定计划提前10分钟出门,从从容容到达上班地点开展工作。
再有就是节假日的时间,部分职工工作时心思还流连于觥筹交错或牌场之中。为此我们要时刻防范“虚假安全”,严格树立“工作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工作态度,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扎扎实实把手头工作干好,如此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杜绝“虚假安全”现象要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保证安全工作落实在消除不安全因素上,决不漏掉每一个“可疑点”,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把事故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局面持续稳定。
   
李作昕(《读者》杂志签约作家)男 教师 著有《心灵的暖春》专著
身份证号码:370827196806232818  1968年出生笔名本末
《读者》《新高考》《高中生》《现代教育》《教子有方》《东方青年》《好家长》《金榜》《作文素材》《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年教育》《家教》《第二课堂》等多家期刊多次选发李作昕的心灵美文作为卷首语  已在《读者》《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思维与智慧》《工人日报》《山东教育》《齐鲁晚报》《心理与健康》《中国老年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老年教育》《中国教师报》《半月谈》《好家长》《阅读与鉴赏》《中学生》《考试报》《新智慧》《幸福悦读》《中外妇女文摘》《保健与生活》《读写月报》《语文报》《招生考试通讯》《语文教学通讯》《辽宁青年》《作文成功之路》《学习周报》《学习报》《阅读与作文》《中学生博览》《作文通讯》《语文世界》《感悟》《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学苑新报》《济南时报》《当代健康报》《生活日报》等近百家知名报刊发表散文和心理哲理类文章300余篇,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电视台以《点亮心灯的人》和《心灵的暖春》为题对李作昕的教学与写作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  获得的最高奖励中国教育报有奖征文全国一等奖  2009和2010人民日报人民网高考同题征文全国最高奖(排名第一)
2009年山东省省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与共和国同行•好书伴我成长”全省全民读书一等奖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小学邮编255311 mail:lizuoxin7168@sina.com,lizuoxin7168@yeah.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uRanHuaKai Inc. ( 苏ICP备13002777号 )

GMT+8, 2024-11-23 16:15 , Processed in 0.03944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ٻظ 返回顶部 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