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民刊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最高职责(沭阳安全生产征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安全,最高职责
李作昕
    安全,一个沉重的话题:火灾、空难、醉驾、高处坠落……一起起事故,仿佛一次次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反复戕害着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成为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
同事最近开车出了点事故:过路口时,因为停电没有指示灯,他加了加速想赶紧过去,侧面过来一辆车,也持同样想法,踩了踩油门,结果,两辆抢行的车就亲密接触了……
  俗话说的真是没错:“十次事故九次快”,车速太快就会反应不及,遇到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在闹市还好,车速快不到哪儿去,也就是个刮刮擦擦。如果在高速行驶中遇到突发事件,那可真是恐怖得很,车毁人亡的惨剧也是时有发生的。
  事后想想,还是因为两个司机的麻痹大意,没有红绿灯,更应该提高警惕,减速慢行,随时观察两边的行人车辆,而不是心存侥幸,只想着快速冲过去。
有些人往往喜欢跟风学样,有人违章闯红灯,乱穿马路,我又何必规规矩矩遵守交规?岂不成了十足“傻子”?人一旦有了此类内心诘问及对自己正确行为的怀疑,原本坚守的交规心理防线就会瞬间崩溃,“被动”沦为别人违规的盲目追随者。更何况,法不责众,大家一窝蜂拥上,即使被执法部门抓现行,这么多人违规,恐怕也不会单究我责吧。正是有了这种“理直气壮”,一场事故引发会从偶然性演变为必然性。
  由此延伸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施工现场,天太热,戴安全帽捂得慌,拿下来用手拎着呗!红灯了,有事着急,闯过去呗!高楼大厦内消防通道堵塞,灭火器乱放,反正一时半会也用不上……,就是这样一些雷同的侥幸心理,造成了一些危险的安全隐患,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就酿成了一幕幕的惨剧。
有这样一首打油诗:“生命诚可贵,亲情价更高,安全若出事,谁都过不好。”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在安全工作中,即使管理措施再细致、再扎实、再具体也不能高枕无忧,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忧患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不放松。
有人统计说,电梯超载是引发蹲底事故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为了抢时间,不顾拥挤地塞在电梯里,事故由此如影相随,这个时候你能主动退让出来,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成就一次美德,何乐而不为呢?科技化的发展为安全提供了更多可能,人性化的超载报警为生命多增添了一道保障,同时,警铃声也在唤醒我们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只要你愿意这么做。重要的是,从客观上的保护要得到主观上的认可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一件事故造成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它影响着身边周围的亲朋好友许多人,一声声揪心的哭泣、一张张痛苦的脸庞、一幅幅骨肉分离的画面,任谁看了都伤心,肢体的残缺、亲人的离别让安全成为我们的奢求。生命和健康在那一刻让我们感到如此弥足珍贵。请记住,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事,为了家人、为了朋友我们也要做得更好。
《林徽因传》中有这么一段话:“每个哭着来到尘世间的人,带给亲人的是无尽的喜悦;每个微笑离开尘世的人,带给亲人的则是永远的悲痛。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是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所以,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家庭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或者那样的闪失,就像我们工作生产中来不得丝毫大意一样。
    安全是生命,效益是使命。珍爱生命,不辱使命。安全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觉得每次提到安全,都应该是简单快乐的,不应该夹杂着沉痛的教训和血淋淋的事故,那样联想太过于残忍。
安全像一把保护伞,为我们遮风挡雨阻止一切事故的发生,它不会限制我们的自由,因为只有想越过这道屏障的人才会被它限制住、拘束住;安全像一座有力的桥梁,沟通起个人与企业的血脉。

李作昕: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男 教师 著有《心灵的暖春》专著1968年出生笔名本末
《读者》《新高考》《高中生》《现代教育》《教子有方》《东方青年》《好家长》《金榜》《作文素材》《中小学心理健康》《老年教育》《家教》《第二课堂》等多家期刊多次选发李作昕的心灵美文作为卷首语  已在《读者》《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思维与智慧》《工人日报》《山东教育》《齐鲁晚报》《心理与健康》《中国老年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老年教育》《中国教师报》《半月谈》《好家长》《阅读与鉴赏》《中学生》《考试报》《新智慧》《幸福悦读》《中外妇女文摘》《保健与生活》《读写月报》《语文报》《招生考试通讯》《语文教学通讯》《辽宁青年》《作文成功之路》《学习周报》《学习报》《阅读与作文》《中学生博览》《作文通讯》《语文世界》《感悟》《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学苑新报》《济南时报》《当代健康报》《生活日报》等近百家知名报刊发表散文和心理哲理类文章300余篇,山东省淄博市淄博电视台以《点亮心灯的人》和《心灵的暖春》为题对李作昕的教学与写作情况进行过专题报道  获得的最高奖励中国教育报有奖征文全国一等奖  2009和2010人民日报人民网高考同题征文全国最高奖(排名第一)
2009年山东省省委宣传部联合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与共和国同行•好书伴我成长”全省全民读书一等奖  

通讯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中心小学邮编255311 mail:lizuoxin7168@sina.com,lizuoxin7168@yeah.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HuRanHuaKai Inc. ( 苏ICP备13002777号 )

GMT+8, 2024-11-21 21:02 , Processed in 0.04515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

ٻظ 返回顶部 б